从安吉竹海到湖州街头:一家面包房的“烟火共富经”
2008年夏天,安吉街头的亚卡芙小店刚支起玻璃柜台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卖蛋糕面包的铺子,会成为湖州人嘴里的“自家后厨房”,更没想到它能串起600多个家庭的饭碗、圆了上百个年轻人的创业梦,还让山里的桃子、河塘的虾、田埂的米,都成了老百姓兜里的“共富钱”。
亚卡芙的“共富密码”,藏在供应链的“土味”里。企业70%的原料来自湖州本地:安吉的白茶做茶酥,德清的黑鱼做酥鱼,长兴的银杏做糕点,甚至连包装用的竹编筐,都是安吉竹农编的。“我们跟200多户农户签了'保底价+溢价分成'合同,比如今年水蜜桃市场价跌了,我们还按合同价收,多余的部分按比例返给农户。”采购主管翻着台账如是说,“去年光是桃子,就多付了农户30万。”
每当水蜜桃成熟时,安吉递铺镇的老陈头蹬着三轮车往亚卡芙仓库赶。后车厢里装着刚摘的水蜜桃,表皮还沾着露水——这是他跟亚卡芙签了三年的“鲜果直供”合同,“以前桃子烂在地里心疼,现在亚卡芙收价稳,销路不愁,我家三亩桃园,一年能多挣两万块。”老陈头挠着头笑,裤脚还沾着泥,活脱脱个实在的庄稼汉。
他不知道的是,这份“稳”的背后,藏着湖州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对亚卡芙创始人的一场“雪中送炭”。2022年,当亚卡芙创始人正攥着一份被银行退回的贷款申请——没有抵押物,又在疫情期间,谁愿意借钱给一个“做蛋糕的”?湖州融担的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立即组织人手,前往亚卡芙的工厂及门店进场尽调,在多次与银行及企业沟通后,最终确定1000万的贷款额度,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暮色渐浓,湖州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如今,47家亚卡芙门店的橱窗里,暖黄的灯光洒在刚出炉的蛋糕上,奶油玫瑰花泛着光泽,像一朵朵开在市井里的花。这就是亚卡芙的“生意经”:没有花哨的营销,只有揉面时的认真、选料时的较真、对员工和老乡的真,它像一块普通的面包,朴实无华,却因为填饱了肚子、托住了饭碗、鼓起了钱袋,成了湖州人心里最实在的“幸福味道”。
湖州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秉承“担政策使命,保小微发展”理念,以金融活水为笔,在亚卡芙的成长画卷上写下最温暖的篇章——不是简单的资金输血,而是用政策温度融化融资坚冰,让企业的“甜”不仅藏在蛋糕里,更甜进农户的腰包里、青年的梦想里、城市的烟火里。未来,湖州融担公司将坚守政府性融资担保的政策性、准公共定位,通过担保增信,助力更多小微主体离“扎根湖州、温暖万家”的梦想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