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传递哪些重要信号?专家全方位深入解读来了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传递了什么信号?对未来金融工作进行了怎样的顶层规划?听听8位专家的全方位深入解读!
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会在节奏、数量、价格、结构四个方面分别注重以下方面。节奏层面注重“适时”,灵活把握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注重节奏的变化以保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数量层面注重“适度”,仍然会坚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但会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政策效果和稳定性。利率层面将注重“市场化”与“降成本”,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结构层面,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交楼和租赁房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在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看来,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还有适度宽松、合理增长的空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还有稳中趋降的空间,结构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开发工具还有加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预计货币政策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加灵活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优化调整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保持定向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优化资源配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市场人士认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更加强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此次会议再次强调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资本市场要更好适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强调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金融工具和市场中的核心作用;二是资本市场创设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渠道是最为丰富的,可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和服务功能更加多元;三是资本市场链接着居民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是促进多方利益协调的枢纽,既要服务好融资端,也要服务好投资端,才能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所以,尽管金融市场各行各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都要更好发挥作用,但是资本市场尤其突出枢纽功能,更加突出其平台性、多元性以及载体作用。”杨成长补充道。
章俊表示,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上。通过资本市场,可以更有效地将资金引导至创新技术、国家安全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域,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此外,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体现在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资本市场能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于维持社会金融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资本市场可以协调个体金融风险,降低整体经济系统的风险。
这次会议特别强调“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在市场人士来看,这既是满足日益多样化的企业融资的需求,也是优化融资结构的必然选择。
章俊表示,当前提出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的重点在于满足日益多样化的企业融资需求,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整体经济的融资效率,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布局:首先,继续开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其次,要完善和丰富股权融资制度,确保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良性循环。要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实走深,降低融资成本。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新型股权融资模式的研究和推广。最后,还应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确保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建立更加多元的融资结构
“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于丽峰表示,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优化市场主体的融资结构,推动创新发展和区域协调等。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围绕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路,债券市场近年来稳健发展,不断加深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债券市场总存量规模达到152万亿元,较2022年末提升11万亿元,较2014年末提升116万亿元,市场持续扩容。与此同时,债券新品种不断出现,包括但不限于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债、权益出资型票据、双创债、高成长债券、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乡村振兴债券、革命老区债、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债和低碳转型债等贴合国家战略的创新品种。
谈及今后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明明认为,应引导更多的发行人参与到直接融资市场,从而建立更加多元的融资结构。需要加强投资机构教育,鼓励高收益债市场发展。
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连平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债券市场建设,促进债券市场各类基础设施之间有序互联互通。构建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将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端协同发力,进一步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
扩大制度型开放
是下一阶段金融开放重点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金融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自2018年我国主动、有序推动新一轮金融业开放以来,得益于各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开放措施,我国在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中国政府债券走向国际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这不仅与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相呼应,还为下一阶段金融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加快推动监管规则与国际接轨,建立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在推动金融开放的同时,也要切实维护好金融安全与稳定,提升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严监管基调将会延续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这意味着接下来会继续“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意味着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的金融严监管基调将会延续。
温彬分析称,会议聚焦如下几方面,包括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推动监管模式由“分业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型。随着监管职责调整划分,各监管机构边界进一步厘清,我国“分业监管”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转型。
此外,温彬表示,本次会议延续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表述,再次强调“行为监管”,旨在加强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预计相关监管机制有望加速落地。
针对地方债务,会议强调“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温彬分析称,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再度上扬,结构性和区域性风险凸显,目前一揽子化债方案正在积极推进。此次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两项具体措施,旨在配合财政化债,消除隐性债务形成的土壤,充分发挥地方债的积极作用。
就如何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冯琳认为,这主要是指要切实防范“一边化债一边新增”,同时推动平台企业转型,从根本上控制地方债务增长。这意味着尽管当前平台债务风险缓和,融资成本下降,但未来平台企业新增债务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