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降门槛,浙江诸暨“科创贷”2.0为科企送来“夏日清凉”
“从申请到办妥1000万元贷款手续,仅花了一周时间,很高效。”近日,绍兴市希希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舒终于松了一口气。据悉,希希新材料是一家专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发及应用的创新型公司,落户诸暨不到两年,由于没有厂房、土地,设备抵押率又低,尽管发展前景良好,却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现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企业急需购入一批碳纤维等原材料,尚缺部分资金,正为此苦恼时,当地自降门槛的“科创贷”2.0版新政出炉,“这场资金‘及时雨’,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张舒说。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和资金链良性互动,诸暨市不断迭代升级人才项目全周期金融服务,今年3月修订出台关于《诸暨农商银行暨阳科技支行支持科技企业和人才创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助力解决人才、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新政出台以来,共有7家企业获得“科创贷”4800万元。
“其实早在2019年,诸暨市政府便成立科技银行,初衷很美好,但现实中能符合申请贷款条件的企业并不多,惠企政策被高高搁置了。”今年年初,诸暨市科技局走访了120余家企业,了解到不少初创期科技企业根本无法满足科技银行规定的贷款申请条件。
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科技创新企业“最先一公里”的资金来源问题,还有利于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如同样享受到这份“夏日清凉”的浙江六方碳素科技有限公司,从去年至今,已累计获得1500万元“科创贷”,助力企业持续研发投入。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芯片外延托盘制造商,吸引了中南创投领投,杭州金投跟投,老股东如山资本进一步追投,公司于不久前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为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今年以来,诸暨市科技局、金融办等部门为人才科技项目升级全周期金融保障,引导“贷、投、保、险、育”各类金融资源更好地向人才科技项目集聚,促进人才链和资金链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同时,诸暨市科技局设立首期规模为5000万元的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风险保障机制,为“科创贷”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银政企齐发力下,银行从不敢贷到主动贷,让企业‘轻装上阵’,实现了多赢。”诸暨市科技局副局长傅宇锋表示,他们将继续跨界整合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创新,通过金融赋能,孵化一批“潜力大”“质量高”的优质人才、科技企业“上轨道”“上规模”,力争全年“科创贷”贷款额突破1亿元。